李承乾微笑的看向了郑德的夫人,这位荥阳郑氏二房家主的夫人,在郑德远赴天竺半岛为官之后,就一直把持着二房的产业和族内的事务。

后者听到李承乾点名,起身赶忙拉扯着身后的郑丽琬见礼。

“启禀陛下,正是小女丽琬,去年她刚刚自帝国大学经济学院毕业,得了学士学位。”

郑丽琬眸光闪烁,被李承乾看得难免俏脸绯红。

但倒也不愧是荥阳郑氏出身的贵女,言行举止依旧沉稳有礼,进退有据。

“臣女丽琬,参见陛下,陛下洪福齐天。”

李承乾笑了笑,口中轻轻呢喃了一声。

“经济学院啊......呵呵,你好财学?”

他带有几分兴趣:“朕自开设帝国大学及各地新式官学以来,虽百姓奉法从令,将家中女子也送入学文,但更多的都是捯饬一些戏文诗书,即便后来入仕者,也多在如礼部下辖新闻署,或国民书局这类地方做事。”

“选择入经济学院的,倒是很少见......”

大唐而今的大学可不像是后世那般水,里面不论是教授亦或者学生,本身皆是人中龙凤般的存在。

而能够在如今大唐这种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,成功的获得学位,其不仅仅要求在理论学术层面有着足够的见解。

实操更是尤为重要。

因为对于帝国大学的那些教授高级人才,大唐六部亦或者皇家银行,证券交易所等等机构,都有着很多的工作要求他们兼任。

只会在讲台上叭叭,不会于实际岗位上做事的。

早早的就已经被淘汰了。

郑丽琬抿了抿红唇,声音软糯动听:“臣女自幼被母亲带在身边,许是家族产业账本之类见得多了,便也从小喜好了算学,几年前陛下命晋王殿下开设证券交易所,臣女只觉好奇,便多有涉猎此方面,之后觉之中精妙,遂自太原府第一官学毕业后考学入了帝国大学。”

李承乾微微颔首。

算算时间。

对方说得“自幼被母亲带在身边”,那段时间,应该正是其父亲郑德冒着生死风险,跨越吐蕃第一次出使泥婆国,帮助大唐周旋的时候。

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点点头。

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轻轻叹息一声:“你比你姐姐倒是懂事的多.......”

在场其余贵妇皆是神色各异。

郑夫人表情也不知该如何表达,一副复杂的模样。

作为荥阳郑氏嫡长女的郑丽珍,当真是把荥阳郑氏的门风家教在宫中秀了个头皮发麻,荥阳郑氏家主郑江而今户部侍郎的位置恐怕都难以保全。

如果不是因此,身为荥阳郑氏二房嫡女的郑丽琬,如何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参加秀女选拔呢?

都是利益,都是政治......

李承乾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表述决定,只是告诉长孙太后会做出决定后告诉她,便起身离开了贞观殿。

调动锦衣卫活动数日之后。

长孙太后这边收到了皇帝李承乾的一份名单,上面都是被选拔上的秀女。

长孙太后只是看了一眼,便看出了其中的门道。

近五成都是寒门家族,三成寻常百姓出身新晋官员家族之女,最后两成,也仅仅只有三个人是世家和勋贵出身。

荥阳郑氏二房嫡女郑丽琬。

弘农杨氏丹阳房长女杨素素。

以及河东裴氏三房嫡女裴采芝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